人物

中国工商银行李新彬:“重新定义贸易融资:反思与革新”

2019-09-04 14:21:09 来源:中国供应链金融网
作者:李新彬
来源:银行家杂志(ID:The-Chinese-Banker)

银行贸易融资作为企业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本身具有非常精致的产品设计理念和精密的风险控制逻辑。但因虚假贸易背景和操作风险凸显,在本轮经济下行周期中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客观理性地审视近年来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发展的脉络,与时俱进重新思考定位贸易融资的定位与方向,银行需要不断地从发展的视角进行深度自省与转型创新。 

贸易融资的新界定:场景融资 

探究贸易融资的本质,需要从企业的资金需求这一本源来进行深度解释。作为重要市场参与主体的企业,最主要经营活动就是交易行为。企业作为一个现代经济社会重要的组织形式,其购买原材料和服务等,利用土地厂房、设备和人力等要素资源,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市场来实现销售,进而实现自身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交易行为就是企业所有活动的根本。在有效组织交易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会因季节性和临时性等各种原因,产生自身资金流与欲购买原燃料或外部服务的不衔接与不匹配,出现阶段性资金短缺的情况。

银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现代社会解决企业交易中融资短缺的重要方式。即在企业资金短缺的时候,为顺利履行交易,企业需从银行等资金中介机构借入资金,用于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商品,加工形成自身产品后,依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和收入归还银行融资。 


广义上说,贸易融资就是企业基于交易模式设计的结构化融资安排。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标准定义,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

当然,按照当今时代发展的出现的新情况来看,这个定义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随着后工业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迅速到来,服务业在各国产业结构中的占比在显著提升,传统制造业也在从单一的产成品销售模式向制造服务业进行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商品销售完成后的服务价值链延伸。

因此,除了以商品为中心的贸易外,服务贸易就理应成为银行贸易融资关注和创新的的重点领域。但实际上,银行对服务项下的贸易融资需求还缺乏足够重视,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商品项下贸易融资的思维定式来进行业务经营。 


从当下互联金融的视角来解读,贸易融资也可以视为基于企业交易背景提供的场景化融资。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平台快速兴起,使得各类消费平台聚合海量客户消费行为数据,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个人消费金融,特别是为基于长尾客户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这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消费金融营销和风控模式的创新。

在目前场景化应用最为广泛的个人消费类金融之外,人们开始在关注和预测下一阶段企业端的场景构建与应用,希望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种场景的潜在金融价值空间。

对企业来说,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通过交易来创造价值,“买”与“卖”的交易就是其最基础的应用场景。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深入应用,企业交易行为也在快速数据化和智能化,数据资产正在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一种资产形态。与此相适应, 贸易融资就不再是单一的银行融资产品, 而是在互联网技术驱动下创新企业场景金融服务的着力点。 

贸易融资的新范畴:国内交易 

近年来,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在本轮经济下行周期当中风险暴露有所增加,经验教训也非常深刻,但其已成为我国银行公司信贷业务的重要板块,未来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不存在国际贸易融资与国内贸易融资的划分,因为其很多企业经营活动是高度国际化的, 产品与服务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外向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仍有很多企业的交易活动则主要是在国内进行的,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形成与国内贸易相适应的独立的国内贸易融资业务体系。 


总体上看,国内贸易融资起步和发展较晚,直到近10年才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业务模式。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除了部分率先走出去的外贸企业外,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企业整体国际化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企业的商品销售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企业经营活动也主要集中在国内。

在进出口实行配额管制的环境下,即使部分企业有进出口需求,如果无外贸经营权则也要通过外贸代理企业完成。同时,国内外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金融监管要求,以及不同的信用环境和交易习惯,也不能简单套用国际贸易融资来满足企业在国内的交易融资需求,如国内信用证应用程度明显偏低。

实践中,国内贸易融资的需求其实并没有被商业银行细分出来,几乎全部使用流动资金贷款来满足。只是近年来, 针对国内企业间交易的特殊情况,在充分借鉴国际贸易融资理念的基础上,我国银行开发完善了非常丰富的国内贸易融资产品,形成了涵盖不同结算方式、不同交易模式的新型国内贸易融资业务体系。 


关于国内贸易融资产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是其与各类票据等支付结算工具的功能关系。

在现实的交易习惯中,我国企业间的资金结算很多是通过大量银行汇票和本票,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来完成的,而这些票据集支付结算与融资功能于一身,除能背书流转外,企业也可以将持有未到期的票据提前到银行进行贴现或者办理质押融资。

因此,一方面,就其功能作用来说,这类票据广义都属于国内贸易融资体系。但另一方面,若采用这类票据的结算模式,也一定程度上给诸如国内保理等贸易融资主流产品的管理带来了难度,或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

企业交易下的销货款可以通过约定专门回款账户以外的票据方式进行结算,使得银行对贸易融资资金不能实现闭环管理,也增大了银行融资风险。 

贸易融资的新功能:流贷改造 

近年来,特别是股改上市转型之后, 国内大型银行纷纷提出要发展贸易融资, 特别是创新国内贸易融资对传统流动资金贷款进行替代改造。

究其根源,其初衷是回归流动资金贷款的本源,通过基于交易项下的短期融资用贸易融资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既能寻找公司信贷持续增长的新蓝海,也能防范银企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突出,银行业界曾谑称为“流动资金贷款是个筐,什么融资需求都可往里装”,可以说企业几乎任何融资都可变通以流动资金贷款进行满足。

从逻辑上讲, 贸易融资是根据企业具体交易结构进行融资全过程的穿透与控制,对具体交易债项进行融资,通过信息流、商业流、资金流“三流”合一,来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这是用国内贸易融资来替代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根本出发点。 


流动资金贷款手续相对更加便捷,业务审批决策层次相对较低,信贷操作环节较少,在企业融资中深受青睐。

但从风险管理来看,流动资金贷款具有明显的先天不足,主要是难于对资金用途进行管控, 即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贷款成功后,企业更有动力去投资高风险项目,而向银行隐瞒资金用途的真实信息,若形成了风险则由作为债权人的银行来承担;而一旦投资或投机成功,企业就获取了超额收益,银行仅获取约定的债权收入。

面对风险承担的不对称性,虽然当前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探索应用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加大对信贷资金用途的监控跟踪,而一旦贷款支付到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体外,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协同合作机制,单一银行内部的所谓资金监控效果有限。

在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强行规定信贷资金受托支付之前,实际上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更是难于监控真实用途。

一般在贷款发放后,银行先将信贷资金划拨至企业账户,如果企业账户内留存有自有或其他资金,二者混同起来,更是无法明晰信贷资金和自有资金的差别。

当然, 近来依托区块链技术开发的数字货币可实现对数字货币的不可篡改性和系统跟踪监测,科技金融正在赋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创新。 


作为企业重要融资工具——流动资金贷款的产生,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源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国有企业资金的统管。计划经济时代,最初由国家财政部门按照计划统筹管理企业全部资金,后来又设立了专业银行,将企业基本建设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进行区分,初期由国家财政部门负责基本建设贷款,专业银行负责一部分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但全部是按照财政部门的计划来执行,实际承担资金“出纳”角色。

逐渐地,企业基本建设贷款和全部流动资金贷款都交由相应专业银行进行统管。伴随着我国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型后,流动资金贷款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商业信贷模式。 


在我国,国有企业缺乏自有流动资金,银行负责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流动资金贷款的模式下,长期预算软约束使得企业将流动资金贷款挪用为长期建设资金, 即“短贷长用”等融资期限和用途错配问题非常突出。

流动资金贷款长期被挤占挪用和企业效益低下不断侵蚀,成为铺底资金,大量的银行贷款到期后无法正常收回,形成“借新还旧”状态的常青藤贷款。这些表面上正常的贷款实际隐含着巨大的风险隐患,直到在21世纪之初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前夜成为重点改革攻坚的重地,花费了巨大心力与社会经济成本。 


在流动资金贷款用途方面,银行与企业有着严格的合同约定,但在实际执行中却缺乏有效的手段来进行管理。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银行部分充当第二财政的职能, 可以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但在当今地位平等的银企关系中,尽管银行仍根据约定对信贷资金用途进行监督,但市场化条件下企业运作方式更加复杂,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突出,加上一些企业主观上不愿配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得商业银行管理更是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更加着眼于基于企业自身的信用来评价贷款风险,更倾向给优质的企业发放贷款,即便贷后管理不及时,也不至于形成更大的风险,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亦或者更加看重担保品来缓释风险,即使企业出问题, 只要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的担保是有效的, 特别是足额的房地产抵押,也能通过担保品的处置来防止损失。

这样,企业实际运作中的流动资金贷款,对银行就像是一个“黑匣子”,平时银行很难真正打开这个“黑匣子”来深入探寻内部的具体交易节点等经营管理信息。 


对于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目前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在通过专项授信指引制定了授信额度测算的具体模型,供各家商业银行参考,这为银行合理核定流动资金贷款额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实际上,由于各家银行对优质客户的竞争,很多优质客户的融资额度是非常宽松的,这类企业在金融机构总的授信额度非常充足,甚至形成过度授信,即资金供给严重过剩,远超企业实际的资金需求,也会增大企业投机的风险。

目前联合授信尚在试点阶段,未来推进也具有很大的挑战。国内贸易融资的优势在于,一旦由一家银行机构为企业项下一笔交易提供了债项融资,原则上其他银行通过相关的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可以了解债项融资情况,进而避免对债项的重复融资。

如果将企业的所有短期融资都能按照债项融资方式去设计,在有效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则也能很好地避免过度融资风险,这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应用。可以说深入企业交易的内部,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贸易融资确实提供一种新型的解决思路。贸易融资正是按照企业内部的具体交易结构来设计产品,对不同的交易、按照交易结算的时间节点进行融资安排和风险防控设计,其实就是深入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过程。

以融资产品的方式接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过程, 在业务准入前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等细节,远比简单要求银行客户经理进行贷后检查更要有效。当然这也给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队伍与专业技术能力保障。 

贸易融资的新定位:中小企业

贸易融资适用于大型优质客户吗?在所谓的熟人社会中,这项专业性非常强的业务,操作手续复杂,一般来讲服务的对象不是最优质的客户。但是到了所谓的陌生人社会里,好的客户也需要贸易融资的产品。好客户良好的诚信品质和声誉是限定在已知熟悉的地域和圈子里的,一旦跃出了熟人社会这个圈子,交易对手并不一定了解客户的信用。

像跨越国境线,国际贸易中的买家与卖家,就会因为时空距离而存在一定的陌生感,缺乏彼此的信任,由此形成了一套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和完善。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针对当今虚拟网络世界中对“人”的身份识别也成为一项代价高昂的搜寻活动,网络商业交易活动也具有虚拟世界“陌生人”这一特殊属性,这也涉及到更多的网络交易安全机制的设计。

所以,在一定的商业模式下,好客户也需要贸易融资产品,主要是由于银行信用替代了传统的商业信用,免去了双方对交易对手身份和具体交易信息的搜集、甄别和审核成本。尽管银行也是市场主体,但由于银行经营资质的特性,相比商业信用而言,现代商业社会中银行信用更具有公信力,特别是声誉好的银行更是如此。在贸易融资中也正是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身份,使得交易更富有效率,也有效降低了交易风险。 


而一旦将范围限定在熟人范围内,则贸易融资适用对象就会相应发生变化。好客户本身具有好的商誉,并不需要银行信用的介入就可以顺利达成交易,而且好客户也更容易从银行获取诸如流动资金贷款等其他更便捷的融资服务。但对次优级的客户和一般客户,则更需要银行信用的支撑。

比如,对于一个资信状况较为一般的企业,或者初次达成交易合作意向的合作企业,“先款后货”和“先货后款”的交易模式对任何一方都有失公平,在一方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时,增大了另一方的履约风险。如何让交易对手更放心地履行交易合约,是双方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彼此缺乏信任为银行介入提供了机会。

当然,当今电商平台采取了第三方支付来防范虚拟网络世界的交易风险。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银行更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 或者能够要求客户提供担保等风险缓释的手段,使得银行能够介入这样的交易活动。

但在实际的业务经营活动中,在短期绩效考核目标、缺乏专业人员等现实压力下,银行基层机构为了简单规避业务风险,更愿意选择为最优质的客户服务,这就导致贸易融资产品与服务对象的错位。

特别是在国内贸易融资业务领域,好客户不愿意接受手续相对复杂、操作环节较多的贸易融资,怕麻烦的心理让其更青睐流动资金贷款。银行客户与风险定位偏差, 又使得普通客户常常获取不到银行的贸易融资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银行会反映客户是如何的挑剔和不配合。其实这就是产品适用的对象出了问题。“要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也同样适用于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就市场定位来说, 贸易融资主要是针对普通客户和中小企业甄选优质债项来设计的专业化金融服务。

通过贸易融资业务创新,银行可以改变对优质客户的结构性信贷供给过剩,进一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当然,重要的是找到银行和企业双方共同的痛点和有效的连接点。 


总之,贸易融资的本质是基于企业债项的结构化融资工具,以债项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实际上也是对企业具有的动产资源的融资创新,理论上这比流动资金贷款有着更广泛的客群对象。

从风险的视角,传统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看企业自身的主体信用,如果主体信用仍不够高,则可通过提供担保方式来增信,一般是倾向于固定资产抵押为主。如果从担保品来划分,可分为固定资产抵押融资和动产质押融资,贸易融资可视为动产融资的主要方式。 


鉴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事实上的高风险特征,亟须探寻一条新路径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的世界性困局。如果从动产融资的视角来仔细考察,很多中小企业具有较好的应收账款等流动性资产,通过有效的融资设计和精细化的管理能够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但限于历史上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高发的现实, 更缺乏对动产融资深入的认知分析和有力的管控手段,动产融资至今并未成为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主渠道。尽管国内贸易融资为这类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范式,但如何有效甄别企业流动资产的价值和细化管理模式,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贸易融资的新模式:数字金融 

在本轮经济下行周期中,银行贸易融资成为风险高发的重点领域,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虚构贸易背景导致的风险,实际上属于贷款诈骗行为;

二是资金无法实现封闭管理,企业挪用自偿性还贷资金导致贸易融资无法闭环;

三是企业自身经营出现问题,被司法介入等信用风险事件致使其无法到期偿还银行融资。

在这三个因素中,前两者是最主要的。虚假融资导致银行无法有效处置不良资产,动产质押失去了应有的贷款保障功能,导致银行风险无法从债项进行抵补。所以说,如何“防假”和“反假”是本轮周期后管控贸易融资风险最直接的经验教训。 


为什么贸易融资出现众多的“假”融资?当然有商业银行内部缺乏专业人员、经营行为短期化、对基层信贷监督检查不力等各种客观实际。但当时整体的社会经济金融环境也滋生企业造假的动力。

如一些地方性房地产企业,在国家严格的政策调控之下融资渠道严重受阻,而项目的刚性支出、高额的投资回报等使得企业将虚构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贸易融资。这类企业大多通过设立贸易企业或生产加工企业的方式进行虚假交易,以此来套取银行融资。

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偏离主业从事小贷公司、典当行等类金融等投机性业务,也采取类似方式从各家银行多头融资和过度融资。再加上很多企业组织运行方式也越来越复杂,纵向通过多层股权嵌套关联, 横向通过异地产业转移甚至境外设立机构等方式,使得银行难以真实全面掌握企业全部的实际经营和融资情况。 


防范虚假贸易融资,成为今后要实现贸易融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一方面,银行需要提高客户经理的专业化技能,加大激励考核力度,依靠专业人员来审核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近年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在线自动完成,无需企业线下提供,这在提高信息获取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

同时,新型科技金融技术在金融领域也得到了深入应用,贸易融资业务正在加快线上化和数字化,通过银行与企业进行线上信息的互联互通,自动实现了企业与银行的数据交互,大大减少了线下手工操作对交易环节的介入,这为银行防范此贸易融资风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 


依托新的科技技术,商业银行也开始调整贸易融资的定位,将贸易融资的转型方向主要定位在智慧供应链金融领域, 这又将从业务方向上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也能更加有效地“防假”。

随着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深入,国内大型企业开始注重和加强对自身供应链的管理,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进行信用输出,由其为产业链中的众多供应链客户整理信息,协调合作银行进行产业链融资,也将进一步降低银行贸易融资的风险。

当然,在互联网的驱动下,供应链金融正在朝智慧供应链方向发展。借助智慧供应链平台,商业银行能够穿透全产业链,进而为整个链条中的多级的供应商进行融资,这在传统贸易融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大量的普惠类客户将成为受益者。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


相关资讯

广发银行范广文:多措并举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文 | 本刊记者 曲凡来源 | 《贸易金融》杂志 2022年4月刊—访广发银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范广文在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

简单汇童泽恒:科技+场景优势 构建驱动产业金融的澎湃引擎

文 | 记者 周小渔来源 |《贸易金融》杂志2022年4月刊—访简单汇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 童泽恒供应链票据创新对票据市场具有...

三一重工刘华:不负时代使命 担当“链主”之责

文 | 记者 张铭研来源 | 《贸易金融》杂志2022年4月刊—访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三一金票总经理刘华供应链金融成为支持小微企...

专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抵制新疆棉花不单是欧盟做给美国的一场戏

来源:凤凰网财经记者:鲁婧涵近日,H&M、耐克等国际公司“抵制中国新疆棉花”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是一个名叫BCI(瑞士良好棉花...

魏建国:未来中国必将成为全球科技中心

来源:走出去智库CGGT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在今年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